郧阳网讯 荆楚大地,灵秀湖北,35亿年海陆沧桑,历经波澜壮阔的地质演化,这里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地形地貌、生物遗迹、地层岩石、能源矿产等自然资源,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代表性。通过“湖北地质之最”专题,让我们一起认识那些鬼斧神工的自然造物,深入了解荆楚大地上埋藏的自然奥秘。本期,为您介绍全球原地埋藏保存最多的恐龙蛋产地——郧阳青龙山恐龙蛋化石产地。
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成片分布的恐龙蛋化石
窝状恐龙蛋化石
郧阳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柳陂镇青龙山,面积约4.2平方千米。该化石群发育有6个产蛋层,每一层均呈窝状分布,由于分布密集,最多一窝达77枚恐龙蛋化石,整个化石群仅裸露地表的恐龙蛋就达7000余枚,是世界上分布最集中、数量最多、保存最完整的恐龙蛋化石群。
郧阳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于1995年3月由当地村民首次发现,历经湖北省地质局科研团队20余年的深入研究,目前已发现有5科7属11种蛋类型,均为距今约6600万年晚白垩世时期的恐龙蛋。这些恐龙蛋化石多以窝状、片状分布,蛋壳基本没有遭到破坏,说明当时恐龙蛋是在一种未经搬运、并被快速埋藏的环境下保存的,基本保留了当时恐龙筑巢的原始形态,是研究恐龙兴衰、气候变化、地质变迁的重要场所。由于意义重大,目前此处已建成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,同时入选国家重点古生物化石中产地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。
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
【地学知识窗】
距今2.28亿年前,地球上出现了一种大型爬行类动物——恐龙。自三叠纪晚期开始,它们不断发展、繁衍、演化,并在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成为地球上的统治者。大部分恐龙于白垩纪晚期灭绝,一小支进化成了鸟类,与我们共同生活在今天的地球上。
去哪里寻找恐龙呢?其实,它们就静静地躺在祖国的大地上。科学家先后在中国23个省区发现了数百种恐龙骨骼化石,目前,中国已经研究命名的“有姓有名”(即属、名、种名齐全)的恐龙为266属308种,涵盖了从侏罗纪早期到白垩纪晚期的不同时期,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恐龙种类最多的国家。虽然恐龙家族早已灭绝,但在地层之中,却留下了丰富且珍贵的恐龙蛋化石,让我们人类去探寻恐龙世界的奥秘。
正因为有这么多不同种类的恐龙,所以恐龙蛋的形态也是多种多样、有大有小的,最大的可长达0.6米,肉眼可以识别的就有圆形、卵圆形、椭圆形、扁圆形和橄榄形等多种形状。
恐龙蛋化石宏观形态
那么,这些形状各异的蛋,属于哪种恐龙呢?遗憾的是,由于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发现恐龙骨骼化石的地方没有发现恐龙蛋,有蛋的地方也很少见到恐龙骨骼化石的踪迹,缺少在同一产地骨骼化石与蛋化石一一对应的证据,所以恐龙蛋的分类是独立于恐龙分类之外的。当然如果足够幸运,在蛋化石中发现有恐龙胚胎化石,这样就可以推测是哪种恐龙下的蛋了。
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恐龙蛋,历经了几千万年的地质作用,绝大多数都成为了像“石头”一样不起眼的化石,但科学家依然能够发现其中隐藏的秘密,答案就在那个有几毫米厚度的蛋壳上。恐龙蛋蛋壳厚度一般为1毫米~3毫米,主要物质成分是方解石。通过显微观察,我们能发现蛋壳分为内外两层:内层紧贴在卵壳膜的外表面,一般占蛋壳厚度的1/3,由很多小的乳状突起密集排列组成,我们称之为“乳突层”;外层是蛋壳的主要部分,约占蛋壳厚度的2/3,由很多近乎平行的纤维状有机基质构成层状格架,这一层是“棱柱层”,它的上面还覆盖有表层晶体层和角质层。科学家就是从这些细微的结构特征入手,对恐龙蛋开展科学分类和研究工作。
根据恐龙蛋的宏观和微观结构的不同特征,我们将它们划分成圆形蛋、长形蛋、树枝蛋、蜂窝蛋、棱柱形蛋等不同种类。目前,中国共发现有16蛋科、35蛋属、70蛋种的恐龙蛋,分布在湖北、河南、广东、江西、浙江、新疆等15个省区,是世界上恐龙蛋种类最多的国家。相信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,我们将会发现更多的恐龙骨骼和恐龙蛋化石,终有一天,我们会弄清楚恐龙是如何生活和繁衍的。我们也会好奇,这种神奇的生物,会不会重返地球!
恐龙蛋蛋壳显微结构示意图
树枝蛋蛋壳径切面显微结构:形态像是树枝一样,呈分叉状。
棱柱形蛋蛋壳径切面显微结构:形态结构是条形的,紧密排列。